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是一种由eb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生性疾病,病程常具自限性.临床上表现为不规则发热、淋巴结肿大、咽痛;实验室检查可发现周围血液单核细胞显著增多,出现异常淋巴细胞,嗜异性凝集试验以及抗eb病毒的抗体阳性.

无特定的人群

无传染性

潜伏期5~15天不等,多数为10天,起病急,缓不一,近半数有全身不适,头痛,头昏,畏寒,鼻塞,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病程长短悬殊,临床表现多样,各次流行与其主要症状表现迥异,较典型而常见的症状有:
1.发热 除极轻型的病例外,均有发热,体温自38.5~40℃不等,可呈弛张,不规则或稽留型,热程自数日至数周,但也有长达2~4个月者,发热时可伴有畏寒,寒战,热可渐退或骤退,病程早期可有相对缓脉.
2.淋巴结肿大 90%以上患者有淋巴结病变,其中60%的患者有浅表淋巴结肿大,全身淋巴结皆可被累及,以颈淋巴结最为常见,腋下,腹股沟次之,胸廓,纵隔,肠系膜淋巴结偶亦可累及,直径1~4cm不等,呈中等硬度,分散而不粘连,无明显压痛,不化脓,两侧不对称,肿大淋巴结消退徐缓,通常在3周之内,偶可持续较长的时间.
3.咽峡炎 约半数患者有咽,腭垂(悬雍垂),扁桃体等充血,水肿或肿大,少数有溃疡或假膜形成,患者每有咽痛,腭部可见小出血点,齿龈也可肿胀,并有溃疡,喉及气管水肿阻塞罕见.
4.肝,脾肿大 约10%病例有肝肿大,肝功能异常者可达2/3,5%~15%出现黄疸,50%以上病例有脾肿大,大多仅在肋缘下2cm~3cm,偶可发生脾破裂.
5.皮疹 约10%的病例出现皮疹,呈多形性,有斑丘疹,猩红热样皮疹,结节性红斑,荨麻疹等,偶呈出血性,多见于躯干部,较少波及肢体,常在起病后1~2周内出现,3~7天消退,不留痕迹,未见脱屑,比较典型者为黏膜疹,表现为多发性针尖样瘀点,见于软,硬腭的交界处.
6.神经系统症状 神经系统极少被累及,表现为急性无菌性脑膜炎,脑膜脑炎,脑干脑炎,周围神经炎等,临床上可出现相应的症状,脑脊液中可有中等度蛋白质和淋巴细胞增多,并可见异常淋巴细胞,预后大多良好,病情重危者痊愈后也多不留后遗症.

血白细胞总数正常、升高或减少,可先正常或减少,1周末升高,淋巴细胞增多,血涂片中异型淋巴细胞比例≥10%.血清eb病毒抗体测定,早期抗原(ea)-igg效价≥1:20,病毒衣壳抗原(vca)-igm阳性或效价≥1:10,vca-igg效价≥1:160,或vca-igg在恢复期比急性期升高4倍以上,eb核抗原在病程3~4周阳性.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血液、唾液、口腔上皮细胞、尿液中的eb病毒dna阳性.骨髓检查基本正常.
此外还可行肝脾b超检查.出现并发症时,可进行相应的检查如x线胸片、心电图等.

诊断标准
本病的病程自数日至6个月不等,但多数为1~3周,偶有复发,复发时病程较短,病情也轻,少数病例的病程可迁延数月,甚至数年之久,称之为慢性活动性 eb 病毒感染.
由于本病的临床表现有时变化多端,所以必须提高对本病的警惕以防漏诊或误诊.
本病一般根据急性起病,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增多(>10%),嗜异性凝集试验阳性即可诊断,ebv特异性血清学检查,如:ebv的igm抗体阳性,或动态观察igg抗体滴度明显上升可确诊为ebv引起的im.
发热伴淋巴结肿大,及肝脾肿大的疾病十分常见,但同时有明显咽峡炎,尤其是渗出性扁桃体炎者少见,因此,重视临床体格检查,仔细观察咽部,发现咽峡炎明显者应高度怀疑im,伴多脏器损害的im,其临床表现更为复杂,诊断难度更大,此时如咽峡炎突出,则可为im提供重要的诊断线索.
外周血出现异型淋巴细胞,有助于im的诊断,但并非特异,必须考虑到其他有关病毒感染,以及原虫感染的可能;血清ha的检出,尤其是短期内效价明显升高者,对im具相对的特异性,是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各种ebv抗体的检测对困难病例有鉴别价值,其中vcaigm的检出意义最大,vcaigg效价在短期内明显上升也很有价值,如同时检测引起im血象改变的其他病毒的抗体或抗原,则更有助于病原学诊断.
鉴别诊断
1.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并发症是早期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死亡的首要因素,被波及时主要表现为急性脑膜炎,神经根炎,脑干脑炎等,其发生率约1%,通常发生于起病后1~3周;临床表现为头痛,眩晕,失眠,惊厥,昏迷,偏瘫,脑膜刺激征等,偶可出现急性小脑综合征,横贯性脊髓炎,表现为言语不清,眼球震颤,步态蹒跚,共济失调,截瘫等,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的虽病情较重,但大多数患者可完全恢复,且很少留后遗症.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偶可因抑制免疫而激活潜在的麻疹病毒,导致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
2.呼吸系统 约占5%,主要为肺门淋巴结肿大和肺部出现斑点状阴影,少数伴胸腔积液,患者可出现干咳,抗菌药物治疗无效,病理变化与其他病毒性肺炎相似,一般在1~4周内自行消退.
3.心血管系统 并发心肌炎时心电图示t倒置,低平及p-r间闭期延长,并可致猝死,尸检发现心肌纤维呈严重坏死性炎症改变.
4.肾 可累及肾实质与间质,急性肾炎的发生率可高达13%,临床表现似一般肾炎,主要表现为迅速出现的水肿,尿中出现蛋白,颗粒管型和细胞管型,尚可引起一过性尿素氮,肌酸酐升高,但急性肾功能衰竭罕见,肾脏病变一般可逆,预后良好.
5.腮腺肿大 多见于病程1周左右,为双侧性,伴中度压痛,不化脓,约1周消退,其他并发症尚有胃肠道出血,心包炎,溶血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血小板减少症,继发感染,脾破裂等.
6.其他 约30%患者可并发咽峡部溶血性链球菌感染,脾破裂发生率约0.2%,通常多见于疾病的10~21天内,约6%的患者并发心肌炎.

1.一般治疗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加强护理,避免发生严重并发症.脾脏显著肿大时应避免剧烈运动,以防破裂.抗生素无效,若出现继发细菌感染可使用抗生素.
2.药物治疗
(1)对症治疗高热病人可用退热剂.咽痛者给予生理盐水漱口或西瓜霜润喉片含服.对发热高、咽痛剧烈者,应注意咽部继发细菌感染,可做咽拭子培养病使用抗生素.并发心肌炎、严重肝炎、溶血性贫血或因血小板减少并有出血者可考虑使用糖皮质激素.
(2)抗病毒治疗更昔洛韦、干扰素早期治疗可缓解症状及减少口咽部排毒量,但对eb病毒潜伏感染无效.也可应用阿昔洛韦或eb病毒特异性免疫球蛋白进行治疗.

注意适当休息,勿过劳掌握动静结合,休息好,有利于疲劳的恢复;运动可以增强体力,增强抗病能力

本病尚无有效的预防措施,有主张急性期应呼吸道隔离,其呼吸道分泌物宜用含氯石灰,氯胺或煮沸消毒,但也有认为隔离患者并无必要,患者恢复后病毒血症可能长达数月,故如为献血者,其献血期限至少必须延至发病后6个月.

好评医生-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更多
服务人次 0 好评率(--%)

擅长:过敏性紫癜、拉肚子、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痔、肛裂、肛门瘙痒症、内痔、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混合痔、肛瘘、外痔、肛窦炎、肠癌、直肠前突、斜疝、疖肿、溃疡性结肠炎、肛乳头肥大、精索静脉曲张

服务人次 2 好评率(--%)

擅长:细菌性阴道炎、慢性宫颈炎、排卵期出血、肿瘤、霉菌性阴道炎、多囊卵巢综合征、流产、痛经、输卵管妊娠、盆腔炎、绝经、宫颈疾病、尿路感染、巧克力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疖肿、子宫肌瘤

服务人次 0 好评率(--%)

擅长:肺结核、哮喘、肺炎链球菌性肺炎、肺癌、细菌感染、肺结节、咽炎、咳嗽性哮喘、肺炎球菌肺炎、急性鼻咽炎、小儿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肺气肿、瘢痕、病毒感染、支气管炎、肺大疱、支原体感染、支气管扩张、胃病、咽喉炎、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喘息性支气管炎、神经痛、胸腔积液、慢性咳嗽、胸膜炎、心律失常、焦虑症、气胸

服务人次 0 好评率(--%)

擅长:痔、肛裂、肛门瘙痒症、内痔、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混合痔、肛瘘、外痔、肛窦炎、肠癌、直肠前突、斜疝、疖肿、溃疡性结肠炎、肛乳头肥大、精索静脉曲张

相关文章-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