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一)痛史采集要点牙龈瘤以女性多见,青年及中年人发病较多.牙龈瘤多发生于唇颊侧的牙龈乳头部,双尖牙区最常见.肿块较局限,太小不一,呈圆形或椭圆形,有时呈分叶状.肿块有的有蒂如息肉,有的无蒂,基底宽广.肿块一般生长缓慢,但在女性妊娠期可迅速增大.肿块长大可以遮盖部分牙面及牙槽突,表面可见牙压痕,易被咬伤而发生感染.肿块长大,可以破坏牙槽骨壁,致使牙松动、移位.(二)体检检查要点1一般情况注意询问患者是否妊娠,妊娠期的1~9个月任何时候都可能发生牙龈瘤.但以妊娠初期3个月多发,分娩之后牙龈瘤可自行消退或缩小.另注意询问患者是否有服用苯妥共钠等药物史,长期服用苯妥英钠等药物会导致牙龈增生.2.局部检查注意患者口腔卫生情况.龈下菌斑、结石的量;仔细检查肿物的位置、大小、质地,与周围组织分界是否清楚,表面有元溃烂,尤其要观察肿物基底的情况.牙龈瘤多发生于唇颊侧的牙龈乳头部,双尖牙区.肿块较局限,大小不一,呈圆形或椭圆形,有时呈分叶状.肿块有的有蒂如息肉,有的无蒂,基底宽广.肿块一般生长缓慢,但在女性妊娠期可迅速增大.肿块长大可以遮盖部分牙面及牙槽突,表面可见牙压痕,易被咬伤而发生感染.肿块长大·可以破坏牙槽骨壁,致使牙松动、移位.(三)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一般无异常.(2)影像学检查牙片或垒景片可见局部牙槽骨吸收.(3)特殊检查如怀疑有恶变者,可行颌骨及颈部ct检查以明确病变范围和颈部淋巴结情况.(四)进一步检查项目为明确诊断,需手术切除活检.临床类型1.血管性龈瘤血管性龈瘤可以是化脓性肉芽肿或妊娠性牙龈瘤.病损表现为质软、红紫色包块.常伴有溃疡和出血.出血可以是自发性或轻伤之后.肉芽肿性龈瘤和妊娠性龈瘤是临床名称,组织学上,这两种病变是一致的.妊娠性龈瘤是妊娠患者发生的化脓性肉芽肿,主要是由于内分泌改变对此瘤的影响.妊娠性龈瘤可发生于妊娠期的第1个月至第9个月的任何时间,以妊娠前3个月发生者多见.分娩后可以自发消退或缩小而表现为纤维性龈瘤.妊娠性龈瘤手术治疗时容易出血且难以控制,术后也易复发.组织学生,化脓性肉芽肿和妊娠性龈瘤的特点是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呈实性片块或条索,也可是小血管或大的薄壁血管增多.间质常水肿.炎症细胞浸润不等,但溃疡下区炎症明显.2.纤维性龈瘤纤维性龈瘤为有蒂或无蒂包块.质地坚实.颜色与附近牙龈相同,如有炎症或血管丰富者则色泽较红.如果表面溃疡则可覆盖黄色纤维素性渗出物.纤维性龈瘤可发生于各年龄组,但10~40岁者多见.组织学上,纤维性龈瘤由富于细胞的肉芽组织和成熟的胶原纤维束组成.含有多少不等的炎症细胞,以浆细胞为主.炎症细胞多在血管周围呈灶性分布于纤维束之间.约1/3的病例中,可见无定形的钙盐沉着和/或在成纤维组织出现化生性骨小梁,溃癌区下方的骨化生多见.伴有钙化或骨化的龈瘤不必另作一型,因为它没有特殊的临床意义.3.巨细胞性龈瘤巨细胞性龈瘤又称外周性巨细胞肉芽肿.较为少见.以30~40岁多见,也可以发生于青年人和老年人,以前牙区多见,上颌较下颌多,位于牙龈或牙槽黏膜.女性较男性多见.包块有蒂或无蒂,呈暗红色,可发生溃疡.病变发生牙间区者,颊和舌侧肿物牙间狭窄带相连形成一种时漏状外观.镜下见,富于血管和细胞的间质内含有多核破骨细胞样细胞.呈灶性聚集.灶之间有纤维间隔.巨细胞数量多,大小和形态不一.毛细血管丰富,常见出血灶及含铁血黄素沉着.单核间质细胞呈卵圆形或梭形,在超微结构上与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和末分化间充质细胞相似.病变内偶见少许骨小粱或骨样组织.巨细胞龈瘤的发病机制不清,但一般认为它足一种反应性增生,损伤可能是重要的病因.组织发生上,可能来源于骨膜而不是牙龈,因为病损可引起骨表面缺损,且可发生于无牙的颌骨区.巨细胞的来源不明,可能来自周围间质内单棱细胞前体的融合.也有人认为它是破骨细胞.4.肉芽肿型牙龈瘤多发生于青壮年.主要见于唇颊侧或牙邻接面的牙间乳头.一般肿物不大,多数在一个牙间隙的范围,表面光滑或颗粒状,呈红色或粉红色,质软,易出血,常有蒂.属良性,发展缓慢.【鉴别诊断】主要与牙龈癌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