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 1.一般治疗
急性肝炎及慢性肝炎活动期,需住院治疗、卧床休息、合理营养、保证热量、蛋白质、维生素供给,严禁饮酒,恢复期应逐渐增加活动.慢性肝炎静止期,可做力所能及的工作,重型肝炎要绝对卧床,尽量减少饮食中蛋白质,保证热量、维生素,可输人血白蛋白或新鲜血浆,维持水电解质平稳.
2.抗病毒治疗
急性肝炎一般不用抗病毒治疗.仅在急性丙型肝炎时提倡早期应用干扰素防止慢性化,而慢性病毒性肝炎需要抗病毒治疗.①干扰素:重组dna白细胞干扰素(ifn-α)可抑制hbv的复制.隔天肌注,连续6个月,仅有30%~50%患者获得较持久的效果.丙型肝炎的首选药物为干扰素,可与利巴韦林联合应用.②拉米夫定:是一种合成的二脱氧胞嘧啶核甘类药物,具有抗hbv的作用.口服拉米夫定,血清hbv-dna水平可明显下降,服药12周hbv-dna转阴率达90%以上.长期用药可降低alt,改善肝脏炎症,但hbeag阴转率仅16%~18%,治疗6个月以上,可发生hbv的变异,但仍可继续服用本药,副作用轻可继续服用1~4年.③泛昔洛韦:是一种鸟苷类药物,它的半衰期长,在细胞内浓度高,可以抑制hbv-dna的复制.本药副作用轻可与拉米夫定干扰素等合用提高疗效.④其他抗病药物:如阿昔洛韦、阿德福韦、膦甲酸钠等均有一定抑制hbv效果.
3.免疫调节剂
常用的有:①胸腺素α1(日达仙) 有双向免疫调节作用,可重建原发、继发性免疫缺陷患者的免疫功能.②胸腺素 参与机体的细胞发生免疫反应,诱导t淋巴细胞的分化成熟,放大t细胞对抗原的反应,调节t细胞各亚群的平衡.③免疫核糖核酸 在体内能诱生干扰素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4.导向治疗
新的免疫治疗(如dna疫苗免疫复合物治疗等)、基因治疗(反义核酸治疗转基因治疗)正在研究中.
5.护肝药物
护肝药:①促肝细胞生长素 促进肝细胞再生,对肝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并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和抗纤维化作用.②水飞蓟宾 有保护和稳定肝细胞膜作用.③甘草酸二铵(甘利欣) 具有较强的抗炎,保护细胞膜及改善肝功能的作用,适用于伴有谷丙转氨酶升高的慢性迁延性肝炎及慢性活动性肝炎.④腺苷蛋氨酸(思美泰) 补充外源性的腺苷蛋氨酸有促进黄疸消退和肝功能恢复的作用.
6.中医中药
辨证治疗对改善症状及肝功能有较好疗效,如茵陈、栀子、赤芍、丹参等. 预后:
1.甲肝 为急性传染病,罕见慢性化病例,无病毒携带状态,临床表现不甚严重,大多数病人无症状呈隐性感染或亚临床型,极少数可呈重型肝炎经过,但病死率明显低于乙、丙、丁型重症肝炎. 2.乙肝hbv感染在世界范围内, hbv慢性携带者达3.5亿人以上.我国成人hbv的感染率为42.7%~80.77%, hbsag携带者为10.9%,成人感染后约60%呈一过性亚临床型传染病,约25%呈急性肝炎发作,大多顺利恢复,少数急性感染者发展为严重的暴发性肝炎,且病死率高.约10%以上可发展为慢性肝炎、反复发作后转为或发展为慢性重型肝炎或肝硬化,若干年后可发展为肝癌. 3.丙肝急性和慢性丙肝的临床与其它肝炎相似,但不少急性肝炎呈隐性发病,表现为单项轻至中度alt升高.约40%~60%病人由急性转为慢性,进而发展为肝硬化,后者可发生癌变,约有13%的慢性丙肝病人不经肝硬化直接发展为肝癌.丙肝发展为急性、亚急性及慢性重型肝炎机会较多.乙、丙重叠感染可明显增加癌变和重症化的发生率. 4.丁肝 丁肝只发生在hbv感染者中,极少单纯感染.与hbv同时感染者与自限性乙肝相似,随hbv感染终止而终止,多数预后良好,少数慢性化.但同时感染的肝损害及重症化比单纯感染者为著.重叠感染表现为多样化,可呈急性或慢性过程,后者可发展为慢性hdv感染,且发展为慢性重型肝炎机会较多. 5.戊肝发病机理与细胞免疫有关.临床上大多数为急性起病,包括黄疸型和无黄疸型,经一段治疗可自行康复,少数患者呈急性重型或亚急性重型肝炎的经过,以孕妇为多见,病死率高达2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