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脑梗

动脉硬化脑梗塞是指脑部的动脉系统中(主要为颈内-大脑中动脉系统或椎-基底动脉系统两个脑供血系统)的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使动脉管腔狭窄、闭塞,导致该动脉供血区局部脑组织的坏死,临床上表现为偏瘫、偏身麻木、讲话不清等突然发生的局源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旧称血栓形成.该病为最常见的脑血管病,占脑血管病的70%,55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病率高,男性比女性高.

40岁以上中老年

常见症状:偏瘫、偏侧麻木(感觉丧失)、同向偏盲、失语、失用
1.呈突然起病,常开始于一侧上肢,然后在数小时或一、二天内其神经功能障碍症状进行性累及该侧肢体的其他部分.
2.多数不伴头痛、呕吐等颅内高压症状,较大动脉闭塞后数日内发生的继发性脑水肿可使症状恶化并导致意识障碍,严重脑水肿还可引起致命性的脑疝危险.
3.大脑中动脉及其深穿支:最易受累,出现对侧偏瘫(程度严重)、偏侧麻木(感觉丧失)、同向偏盲,主侧半球(通常为左侧)受累时可表现失语,非优势半球受累时则发生失用症.
4.颈内动脉:可引起同侧眼失明,其他症状常常与大脑中动脉及其深穿支闭塞后出现的症状体征难于鉴别.
5.大脑前动脉:不常见,一侧可引起对侧偏瘫(下肢重,上肢轻)、强握反射及尿失禁.双侧受累时可引起情感淡漠、意识模糊,偶可出现缄默状态及痉挛性截瘫.
6.大脑后动脉:可有同侧偏盲、对侧偏身感觉丧失、自发的丘脑性疼痛、或突然发生不自主的偏身抽搐症;优势半球受累时可见失读症.
7.椎-基底动脉:眼球运动麻痹、瞳孔异常、四肢瘫痪、进食吞咽困难、意识障碍甚至死亡.

诊断依据
1.起病年龄大多在50岁以上,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或有动脉粥样硬化体征.
2.突然出现、数日达高峰的对侧偏瘫(程度严重)、偏侧麻木(感觉丧失)、同向偏盲、失语、失用症、眩晕、复视、眼球运动麻痹、共济失调、交叉瘫、瞳孔异常、四肢瘫痪、进食吞咽困难、意识障碍等脑动脉闭塞性综合症.
3.颅脑ct检查阴性或符合血管分布的脑组织低密度或颅脑核磁共振检查见符合血管分布的缺血或水肿性病源.

治疗原则
1.对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原发病的治疗.
2.抗凝治疗.
3.血管扩张剂.
4.降血脂、降低血粘度5.血管手术,切除血管内膜和硬化斑或血管扩张成形术.
6.对症治疗及合并症的治疗.
用药原则
1.对高血压、动脉硬化要及时予以治疗.
2.肝素静脉滴注或新近报道应用的低分子肝素等抗凝剂可稳定进行性中风,对急性完全性中风无效,对高血压病人因抗凝剂(尤其是肝素)引起出血的副作用应禁用.
3.对未用抗凝剂者,可使用阿司匹林、潘生丁等药物.塞氯比啶(力抗栓)活血素是更为有效的新特药物.
4.低分子右旋糖酐可帮助降低血粘度.血管扩张剂(硝苯比啶、烟酸等)及中药根据具体病人慎用.
恢复期治疗
恢复期治疗目的就是改善头晕头痛、肢体麻木障碍、语言不利等症状,使之达到最佳状态;并降低脑梗塞的高复发率.
1、科学准确用药,预防脑梗塞复发
脑梗塞属于高复发不可逆性的慢性脑血管意外,病人出院后仍需按医生嘱咐规律服药,控制好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动脉硬化的基础病变,并定期到医院复查.常用治疗脑梗塞的有效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聚集类药物,如拜阿司匹林;脑保护营养药物,益气活血开窍止痛药物.
2、尽早、积极地开始康复治疗
如前所述,脑梗死形成后会留下许多后遗症,如单瘫、偏瘫、失语等,药物对这些后遗症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而通过积极、正规的康复治疗,大部分病人可以达到生活自理,有些还可以回到工作岗位.有条件者最好能到正规的康复医院进行系统康复.如因各种原因不能到康复医院治疗者,可购买一些有关方面的书籍和录像带,在家自己进行.康复宜及早进行.病后3~6个月内是康复的最佳时机,半年以后由于已发生肌肉萎缩及关节挛缩,康复的困难较大,但同样也会有一定的帮助.
3、日常生活训练
患病后许多以前的生活习惯被打破,除了要尽早而正规地训练患肢,还应注意开发健肢的潜能.右侧偏瘫而平时又习惯使用右手(右利)的患者,此时要训练左手做事.衣服要做得宽松柔软,可根据特殊需要缝制特殊样式,如可以在患肢袖子上装拉锁以便去看病时测量血压.穿衣时先穿瘫痪侧,后穿健侧;脱衣时先脱健侧,后脱患侧.
4、面对现实,调整情绪
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此话用在脑血管病人身上更贴切.面对既成事实,应调整好情绪,积极进行康复以尽早重返社会.严重的情绪障碍患者可请医生帮助,使用抗抑郁剂,如百忧解,对脑血管病后的抑郁焦虑情绪有良好的作用.
5、后遗症的功能恢复护理
(1)语言不利 语言障碍的病人情绪多焦躁、痛苦.医护人员要多接触病人,了解病人痛苦,让病人保持心情舒畅,消除紧张心理.必须尽早地诱导和鼓励患者说话,耐心纠正发音,从简到繁,如“e”、“啊”、“歌”等,反复练习坚持不懈.并配合针刺哑门、通里、廉泉等穴,这利于促进语言功能改善和恢复.
(2)肢体功能障碍 急性期护理上要注意将瘫痪肢体置放功能位置,以防肢体发生挛缩畸形,多采用仰卧位和侧卧位.在病人病情稳定情况下,指导和辅助其进行功能锻炼,从简单的屈伸开始,要求活动充分,合理适度,避免损伤肌肉和关节,每天2~4次,每次5~30分钟.并配合药物治疗,按摩患侧肢体,针刺曲池、合谷、足三里等.嘱病人经常用热水浸泡患侧肢体,促进其血液循环.
(3)口角歪斜 临床上常见病侧眼睑闭合不全、口角下垂、不能皱额、闭眼、鼓腮、吹哨.病人常常产生消极情绪,失去治疗信心.护士应同情关心病人,给予精神鼓励,以便取得信任,舒其情志.饮食上宜给易于消化、富于营养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配合针刺颊车、地仓、迎香、四白.鼓励病人多做眼、嘴、脸部运动,并经常按摩局部.医学界认为脑梗塞引发的肢体运动障碍的患者经过正规的康复训练可以明显减少或减轻瘫痪的后遗症,有人把康复看得特别简单,甚至把其等同于“锻炼”,急于求成,常常事倍功半,且导致关节肌肉损伤、骨折、肩部和髋部疼痛、痉挛加重、异常痉挛模式和异常步态,以及足下垂、内翻等问题,即“误用综合征”.不适当的肌力训练可以加重痉挛,适当的康复训练可以使这种痉挛得到缓解,从而使肢体运动趋于协调.一旦使用了错误的训练方法,如用患侧的手反复练习用力抓握,则会强化患侧上肢的屈肌协同,使得负责关节屈曲的肌肉痉挛加重,造成屈肘、屈腕旋前、屈指畸形,使得手功能恢复更加困难.其实,肢体运动障碍不仅仅是肌肉无力的问题,肌肉收缩的不协调也是导致运动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因此,不能误以为康复训练就是力量训练.在对脑梗塞后遗症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中,传统的理念和方法只是偏重于恢复患者的肌力,忽视了对患者的关节活动度、肌张力及拮抗之间协调性的康复治疗,即使患者肌力恢复正常,变可能遗留下异常运动模式,从而妨碍其日常生活和活动能力的提高.实验及临床研究表明,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存在可塑性,在大脑损伤后的恢复过程中,具有功能重建的可能性.国内国际上一般常在日常的家庭护理康复治疗中,使用家用型的肢体运动康复仪来对受损的肢体运动恢复.以神经促通技术为核心,使肌肉群受到低频脉冲电刺激后按一定顺序模拟正常运动,除直接锻炼肌力外,通过模拟运动的被动拮抗作用,协调和支配肢体的功能状态,使其恢复动态平衡;同时多次重复的运动可以向大脑反馈促通信息,使其尽快地最大限度地实现功能重建,打破痉挛模式,恢复自主的运动控制,尤其是家用的时候操作简便.这种疗法可使瘫痪的肢体模拟出正常运动,增强患者康复的自信心,恢复患者的肌张力和肢体运动.

好评医生-脑梗
更多
服务人次 0 好评率(--%)

擅长:脑供血不足、心绞痛、高血压、糖尿病、先天性心脏病、急性心功能不全、细菌性阴道炎、慢性宫颈炎、排卵期出血、肿瘤、霉菌性阴道炎、多囊卵巢综合征、流产、痛经、输卵管妊娠、盆腔炎、绝经、宫颈疾病、尿路感染、巧克力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疖肿、子宫肌瘤

服务人次 0 好评率(--%)

擅长:淋巴瘤、血液病、白血病、痔、肛裂、肛门瘙痒症、内痔、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混合痔、肛瘘、外痔、肛窦炎、肠癌、直肠前突、斜疝、疖肿、溃疡性结肠炎、肛乳头肥大、精索静脉曲张

服务人次 4 好评率(--%)

擅长:尿路感染、结石、前列腺炎、龟头包皮炎、膀胱输尿管反流、包皮过长、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肾结石、阳痿、输尿管结石、精索静脉曲张、性病、附睾炎、尿道炎、细菌感染、梅毒、压力性尿失禁、膀胱炎

服务人次 0 好评率(--%)

擅长:细菌性阴道炎、妊娠合并症、妊娠并发症、子宫肌瘤、肺结核、哮喘、肺炎链球菌性肺炎、肺癌、细菌感染、肺结节、咽炎、咳嗽性哮喘、肺炎球菌肺炎、急性鼻咽炎、小儿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肺气肿、瘢痕、病毒感染、支气管炎、肺大疱、支原体感染、支气管扩张、胃病、咽喉炎、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喘息性支气管炎、神经痛、胸腔积液、慢性咳嗽

服务人次 0 好评率(--%)

擅长: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功能性胃肠病、细菌感染、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痔、腹泻病、乙肝、便秘、慢性胆囊炎、肠炎、胃病、胃炎

相关问答-脑梗

更多
是刷牙太用力吗?有没有检查过牙结石?考虑牙结石,以及急性的牙周炎症针对本次问诊,医生更新了总结建议:和很多亟待解决好的聚集地针对本次问诊,医生更新了总结建议:环境对的呵呵霍娟倒海翻江弟弟
杨嘻嘻 北京军区总医院
2016-07-05

相关文章-脑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