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
凡中年以上患者,有原因不明的巨脾,外周血出现幼粒细胞和幼红细胞,泪滴状红细胞,骨髓穿刺有干抽现象时,应考虑本病的可能并进行骨髓活检进一步病理证实,骨髓病例中有明显的网状纤维胶原和胶原纤维增多是确诊本病的依据之一.有关imf的诊断标准及其新进展分列如下.
诊断标准
(一)、国内诊断标准:
①、脾明显肿大.
②、外周血象出现幼稚粒细胞和/或有核红细胞,有数量不一的泪滴状红细胞,病程中可有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的增多或减少.
③、骨髓穿刺多次干抽或增生减低.
④、脾肝淋巴结病理检查有造血灶.
⑤、骨髓活检病理切片显示纤维组织明显增生.
上述第⑤条为必备条件,加其它4项中任何2项,并排出继发性骨髓纤维化,可诊断为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二)、国外诊断标准:pvsg制定的imf诊断标准为:
①、脾肿大.
②、外周血涂片有幼稚粒、幼稚红细胞.
③、红细胞数正常,ph1染色体阴性.
④、取材良好的骨髓活检切片中,纤维组织占1/3以上.
⑤、除外其他全身性疾病.
(三)、imf的最新诊断标准
根据bcr/abl阴性mpd分子致病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按照2001年who的诊断标准,imf分为纤维化前期和纤维化期.
1、 纤维化前期包括:
①、临床:无或轻微的肝脾肿大;
②、外周血象:轻度贫血,轻、中度白细胞增多,轻到显著的血小板增高,可见或无幼稚粒、幼稚红细胞,可见或无异型红细胞,少许泪滴样细胞;
③、骨髓:细胞容量增加,中性粒细胞增生,巨核细胞增生和不典型增生(巨核细胞成堆,异常分叶核,裸核),轻微或无网硬蛋白.
2、 纤维化期包括:
①、临床:中度至显著的肝脾肿大;
②、外周血象:中、重度贫血,白细胞低、正常或升高,血小板低、正常或升高,可见幼稚粒、幼稚红细胞,异型红细胞明显伴泪滴样细胞;
③、骨髓:网硬蛋白、胶原纤维增生,细胞容量减少,髓窦扩大伴腔内造血,显著的巨核细胞增生和不典型增生,骨硬化.
鉴别诊断
本病由于肝脾肿大、外周血象的异常等须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1.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两者均可以有巨脾、巨核细胞计数升高,周围血出现中、晚幼稚粒细胞增多等.其详尽区别见表所示:
2.骨髓转移癌:常伴幼红、幼粒细胞血象,可有贫血,一般病程短,脾肿大较轻.骨髓中可找到癌细胞.部分患者可以找到原发病灶.有时癌症转移后可产生继发性骨髓纤维化,但纤维化往往较局限.
3.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外周血可出现幼稚细胞,可伴全血细胞减少,骨髓增生减低.但通常起病较急,肝脾肿大不显著,骨髓穿刺和活检可见大量幼稚细胞.
4.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病程可长可短,外周血象检查可见贫血或全血细胞减少,可有幼稚细胞.但肝脾通常肿大不显著.骨髓穿刺检查可见病态造血细胞和较高比例的幼稚细胞.骨髓活检可有骨髓幼稚前体细胞异常定位(abnormal localization of immature precursor,alip),也可有异常染色体发现.
5.再生障碍性贫血: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晚期可发生全血细胞减少,易与再生障碍性贫血混淆.但再障病人无脾肿大,血中无幼稚粒、幼稚红细胞,且骨髓活检与骨纤明显不同,再障有时可呈增生状态,但绝无纤维组织和巨核细胞增生.
6.肝硬化脾功能亢进:具有明确的病毒性肝炎病史且相关病毒学检查阳性发现.严重者可有门静脉高压、腹水等肝功能失代偿表现.骨髓检查正常.
7.多毛细胞白血病:具有全血细胞减少,外周血和骨髓中出现多毛细胞,免疫表型为b细胞,cd11c+cd25+cd38+,多伴有髓纤,脾巨大质硬,骨髓穿刺经常干抽,碱性磷酸酶阴性,一般无淋巴结肿大.
8.脾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老年男性多见,脾大质硬为主要体征,可有肝和淋巴结肿大,外周血全血或一系或两系减少,骨髓造血一般正常,外周血和骨髓淋巴细胞明显升高,可见绒毛淋巴细胞,免疫表型smig+、cd22+、cd5-、cd23-、cd79b+、fmc7+,骨髓无网状纤维增多,常有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
9.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年轻人居多,贫血、感染和出血症状较重,胸骨压痛阳性,浅表淋巴结肿大,脾脏质软,轻、中度肿大.外周血可见幼稚淋巴细胞,骨髓增生极度活跃,原始和幼稚淋巴细胞≥30%,巨核细胞明显减少.